儿童发育指标介绍
指标介绍:
1、指标身长
身长是介绍衡量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。足月正常新生儿的儿童平均身长为50厘米(一般男孩子略大于女孩)。第一年末,发育身长的指标增加约为出生时的50%,即25厘米,介绍满1岁时,儿童身长可达75厘米;第二年,发育约增10厘米;第三年,指标约增7厘米。以后每年约增4—6厘米。1岁以后到l2岁的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:
身长(厘米)=年龄×5+80
2、体重
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儿童的营养状况和骨骼、肌肉、器官等的发育情况。正常新生儿的体重约为3200克(男孩子一般稍大于女孩)。多数新生儿在出生2—3天内,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,此后体重迅速增加。前3个月每个月增加1000克,第4—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600—700克,后半年每月约增加300克。
影响儿童身长体重的因素很多,如种族、遗传、喂养方式、生活条件和疾病等。应当指出2—3岁以后的小儿身长、体重个体间差异很大,不能因个子小就视为异常,应全面检查后再做评价。
3、头围
3岁以前的头围可以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。新生儿的平均头围约为34厘米,2岁时约为48厘米,8岁时约51厘米。生后第一年是头围增长最快的一年。由于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,有些骨的边缘尚未连接起来,有些地方仅由结缔组织膜相连,这些部分就是囟门。婴儿有前囟和后囟,前囟在12—18个月闭合,后囟在2—4个月闭合。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,晚闭多见于佝偻病、呆小病和脑积水。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者,是脑炎、脑膜炎的重要体征,囟门凹陷,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的儿童。
4、胸围
胸围的大小可以表示胸廓、肋骨、胸肌、背肌、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情况。新生儿的胸围平均为32厘米,比头围小2厘米,1岁时46厘米,2岁时49厘米,以后从2岁到7岁每年约递增1厘米。从第6个月开始,胸围和头围逐渐接近;到12—18个月时,是胸围和头围大小的交叉期。头、胸围交叉时间的迟早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关,营养好,交叉时间较早;反之,则较晚。
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了儿童发育指标的介绍,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,其实在生活中的时候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要营养均衡,多让他们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女性服用雌性激素有哪些方法?
- 竹纤维毛巾好吗
- 裤子尺寸换算
- 出发向乡村去!广东乡游房车在穗发车
- 女性尿道口囊肿怎么办
- 关于花露水有毒吗
- 历史新高!广东大学生在“挑战杯”国赛夺得11个金奖
- 奶嘴硅胶好还是乳胶好
- 太阳穴长痘痘怎么调理 6个方法让你远离痘痘
- 加深气象业务合作,广东“气象小主播”大赛走进澳门
- 产业规模近1800亿,专利授权全国第一,广东竞速AI高地
- 水牛皮凉席
- 吸脂丰胸的危害有哪些
- 深化广惠连通!最美旅游公路广州增城段开工
- 什么被子最暖和
- 透过广东地市经济三季报,我们看到这三个新变化
- 经期可以喝玫瑰茶么
- 透视眼镜是真是假
- 边买边赚!洋客商逛广交会逛出心得了!
- 台风“银杏”或“坐巴士进南海”,广东要防海面大风+弱冷空气降温
- 搜索
-